大陸中央媒體負責人訪問團拜會本會 成理事長提媒體經營足堪大陸借鑒

大陸中央媒體負責人訪問團拜會本會 成理事長提媒體經營足堪大陸借鑒

【本刊訊】《中國新聞學會》理事長成嘉玲於9月24日假國賓飯店宴請「大陸中央媒體負責人參訪團」一行19人,成理事長在致詞時表示,台灣新聞媒體發展最值得大陸借鏡的地方是「媒體經營」。因為,以台灣丸之地,媒體數量這麼多,廣告量卻不多的情況下,卻能經營存活,確實有其獨到之處。
由《新華通訊社》副社長周錫生率領的「大陸中央媒體負責人參訪團」,團員包括:中共外宣辦副主任王國慶、《人民日報》副總編輯米博華、中共中央台辦宣傳局局長楊毅、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局副局長張燁、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台港澳工作部主任李安、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》副總編輯楊文延、《中國國際廣播電台》副總編輯尹力、《中國日報》副總編輯康兵、《經濟日報》副總編輯鄭慶東、《法制日報》副總編輯張亞、《工人日報》副總編輯秦少相、《科技日報》副總編輯劉亞東、《中央電視台》總會計師劉國良、《人民日報》政文部台港澳採訪室主任吳亞明、《新華通訊社》港台部採訪室主任陳斌華、中央外宣辦幹部蘭斌、中央台辦宣傳局處長安峰山、中央台辦宣傳局幹部李樹生等人。
參與座談的學會理監事有:名譽理事長牟宗燦、副理事長《中國電視公司》董事長林聖芬、《天下雜誌》發行人殷允芃、《兩岸公評網》董事長黃肇松、《聯合報》副社長黃素娟、《大眾廣播公司》董事長袁韻婕、《中國廣播公司》馮小龍經理,以及秘書長邱淑華等人。
團長周錫生曾於2000年來台出席「第六屆海峽兩岸暨港澳新聞研討會」。此次二度來台,周團長表示,感受很深,感觸也很多。回想十多年前來台,兩岸的氛圍不若現在,有很多事無法深談。但是,如今兩岸情勢已是起了根本的變化,能深刻的感受到「兩岸一家親,中華同胞情」。周錫生指出,台灣十多年來還是有很大的變化,有許多的地方值得去體會、觀察和學習。而大陸這些年無論是在硬體或軟體方面,也都有很大的變化。因此,新聞媒體在這個中間確實可以發揮很多特殊的作用。這也是過去會引用蘇軾的詩:「竹外桃花三兩枝,春江水暖鴨先知」的原因。此次來台,也是希望透過更多的新聞交流,能對台灣有更多的瞭解;更深入、更直接的感受台灣的文化、人文與風情;特別是要瞭解台灣媒體的發展與變化創新。例如,旺旺的蔡董如何能將媒體與食品搞在一塊。
周錫生強調,《中國新聞學會》的成嘉玲理事長多年來積極地推動兩岸新聞合作與交流,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。如今,兩岸情勢雖已寬鬆,但中國人有句老話:「不管走到什麼時候,不能忘了老朋友,也要接受新的朋友」。
黃肇松董事長認為,兩岸新聞交流走到今天,各方面的情況雖比過去好很多,但是還可以加深藝術方面的交流與發展。
康兵副總編輯繼之表示了兩點感想,一是兩岸交流媒體應當先行,只有透過媒體深度的採訪,全面的報導,才能將訊息傳達給兩岸的民眾,減少雙方的隔閡。
其次,從歷史的角度觀之,過去的100年實在微不足道,其間當然不可能一成不變。因此,沒有必要或理由把事情看得那麼絕,希望一代一代的華夏兒女都能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打拼奮鬥,讓中華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尹力副總編則強調,新聞交流的勢頭一定要維繫,不管未來兩岸政局如何的變化,新聞交流的勢頭絕對不能下來,而要深根民間;不論用什麼方式,一定要保持接觸。
楊毅局長則認為,兩岸新聞交流在2008年以後不如其它方面的交流顯得有些慢。兩岸的新聞人在座談的時候都有共同的看法,都認為新聞交流要再往前走。但由於新聞交流不同於其它的交流,因為與意識型態會有所牽連。因此,雖然認為應該要一步一步的走,但2年過去了卻沒有太大的進展。希望在新聞學會和兩岸新聞人的不懈努力下,在不遠的將來有更大的進展。
 

圖說:成嘉玲理事長主持「大陸中央媒體負責人訪問團」座談(曾驤川 攝)

圖說:成嘉玲理事長主持「大陸中央媒體負責人訪問團」座談一景(曾驤川 攝)

圖說:成嘉玲理事與周錫生副社長互贈紀念品(曾驤川 攝)